機械制圖基準要素?
1、手工制圖:掌握國家標準,學會制圖基本技巧及常用圖形的畫法,學會三投影知識,學會讀圖(組合體、剖視圖、剖面圖、向視圖等)、識圖、畫圖和審圖,再通過零件圖、裝配圖的畫法進行訓練。
2、電腦制圖:掌握國家標準,有一定手工畫圖基礎,再學習autoCAD、caxa、pro/e、solidworks、ug等軟件。
1)點基準:以零件上點要素作為基準,如球心、圓心等。
2)線基準:以零件上線要素作為基準,如指定的線、軸線
(中心線)等。
3)面基準:以零件上面要素作為基準,如指定的表面、中
心面等。
機械設計大體可分為哪幾類?/?
機械設計大體可分為 : ①新型設計(開發性設計)。
應用成熟的科學技術或經過實驗證明可行的新技術,設計未曾有過的新型機械,主要包括功能設計和結構設計。②繼承設計。根據使用經驗和技術發展對已有的機械設計更新,以提高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或減少運行費用。③變型設計。為適應新的需要對已有的機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刪,從而發展出不同于標準型的變型產品。機械設計的主要程序為: ①根據用戶訂貨、市場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設計任務。②初步設計。包括確定機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形式,進行運動設計、結構設計并繪制初步總圖以及初步審查。③技術設計。包括修改設計(根據初審意見)、繪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總圖以及第二次審查。④工作圖設計。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據二審意見)、繪制全部工作圖(如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等)、制定全部技術文件(如零件表、易損件清單、使用說明等)。⑤定型設計。用于成批或大量生產的機械。對于某些設計任務比較簡單(如簡單機械的新型設計、一般機械的繼承設計或變型設計等)的機械設計可省去初步設計程序 機械設計(machine design),根據使用要求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法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制造依據的工作過程。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產業對機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許多專業性的機械設計,如紡織機械設計、礦山機械設計、農業機械設計、船舶設計、汽車設計、機床設計、壓縮機設計、內燃機設計、汽輪機設計、泵設計等專業性的機械設計分支學科。
機械制圖中的技術要求怎么寫?
機械制圖中的技術要求的寫法分兩種形式:
1.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技術要求一般用符號或數字直接標在視圖上;
2.鑄造圓角、起模斜度、熱處理后的硬度以及其它有關零件加工或檢驗時的要求或注意事項通常用文字語言、符號等條理清楚地列在“技術要求”的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