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常用標注符號及含意?
這些需要看機械制圖的教材,一般常用符號:同軸抄度、平行度、晃度、瓢偏度、粗糙度、機械加襲工方法的符號(車削、磨削、去除等),配合部位百的公差等級符號。 符號含義,在這里沒有辦法一句話帶過,需要你閱讀教材,加深理解其中的度含義。
機械制圖中倒角怎么標注?
圖紙中零件的倒角共有:倒棱,孔口倒角,軸端倒角以及去銳邊毛刺等幾種。標注方法如下:
1、倒棱又稱倒外棱,比如一方塊,共有12條外棱,圖中如寫有倒棱C0.5,則這12條外棱均應做成0.5*45°的倒角處理。
2、孔口倒角孔口包括圓形孔口和異行孔口,圖紙中如寫有孔口倒角C0.5,那么零件所有孔口均應做0.5*45°的倒角處理;如果僅是局部要求,則應以特指的標示方法示出。
3、軸端倒角指一根軸的兩端的倒角,對于階梯軸,如果想用文字指出,則必須寫上軸肩倒角。假如一階梯軸,設計者要求所有的軸肩以及軸兩端的肩部都倒0.5*45°的角,則可寫成軸端,軸肩倒角C0.5即可。
擴展資料:
倒角主要是在機械加工中的軸和孔沿 30° 45° 60° 等角度 車或用鉆床 等方式 做一個 一定長度的斜坡,主要是為了便于安裝常用的標注方式(例C1 倒角角度為 45°長度為 1mm)。
圖紙上寫有未注倒角C1,但圖紙上并未見一處有明確畫處或示出倒角形狀的,這時寫的未注倒角C1毫無含義。零件中開孔的孔口邊沿及方孔的內直棱,都不能算文字倒棱的內容。
根據零件的實際情況,以上所說的倒棱,其外棱有時多于12條。比如在一板塊上開了一溝槽,溝口二棱屬憎加的外棱,而原棱被溝分割開成數條 外棱,而溝底或凹槽底部的棱不屬于外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倒角
在GB/T4458.4-2003《機械制圖 尺寸注法》中關于倒角5.9條是這樣規定的:45°的倒角可標注成C2的樣式,非45°倒角應在圖上單獨標出角度,并單獨標出長度,而不能標成2×30°的樣式。
在GB/T16675.2-1996《技術制圖簡化表示法第2部分:尺寸注法》中對倒角是這樣描述的:在不致引起誤解時,零件圖中的倒角可以省略不畫,其尺寸也可簡化標注。從此看出是可以簡化標注,不是必須簡化標注,因此2×45°的樣式應該是可以的。